主页 关于我们 最新公告 往期目录 录用通知 精彩阅读 原创作品选编 投稿指南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
最新公告
《价值工程》现安排24年6月版面!04-01
2023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09-21
《价值工程》投稿咨询电话!08-22
《价值工程》栏目设置07-22
《价值工程》文章细节要求:05-15
《价值工程》作者简介格式07-19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杂志名称:《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4311
国内刊号:13-1085/N
邮发代号:18-2
责任编辑:张崇
咨询电话:18132119945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精彩阅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李硕 LI Shuo;王蔚雯 WANG Wei-wen;毕镜宸 BI Jing-chen;张博文 ZHANG Bo-wen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东营 275000)
(School of Grammar and Economic Management,Shengli Colleg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 275000,China)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以以农业为载体挖掘融合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设计多元化体验项目,扩大消费市场等手段促进农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对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Different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ls are selected combined with local realities. Through the use of agriculture as a carrier to explore integration points, increase the added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tend the industrial chain, design diversified experience projects, expand the consumer market and other means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业;文化产业;模式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gration;agriculture;cultural industry;model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7-0108-02

0  引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近10年来,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推动农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丰富地方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从实践来看,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数字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等日益兴起,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现象[1]。
1  产业融合概述
产业融合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两两产业之间原有固定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处进行融合,甚至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融合[2]。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产业融合不但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还可以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重组,形成新的业态形式。因此,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农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基础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3]。
2.1 农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平台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其所提供的产品往往是以创意、技术服务的形式存在,该种产品是无形的,往往需要附着于某一具体实物形态上。农业产品的实物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在我国目前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升级的过程中,将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源等与文化融合,以农业生产、农产品为主体,为文化产品得以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平台。
2.2 文化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作为基础性产业,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利用农产品满足物质需求方面,更加注重产品的体验性和虚拟价值。文化产业将文化元素与农业实体相结合,增加附加在农业产品上文化价值,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3  现阶段我国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1 科技兴农模式  科技兴农模式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载体,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的生产中去,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从而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该种模式往往以“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为主要表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2 休闲体验模式  休闲体验模式是在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方向。由于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许多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对田园生活的产生了向往。许多农村村民利用自家的宅院、果园、鱼塘的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开发出的一些列“农家乐”项目很好的满足了城市居民的这一需求。这就使得当地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之外增加了新的盈利渠道。“农家乐”的发展是城乡互动的桥梁,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资源与农耕生活的文化体验需求,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3.3 特色农产品体验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消费的产品上所附加的“文化要素”要求更高,重视产品的差异化。“特色”、“品牌”往往是区别于同类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的标志。农产品往往同质化较为严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特色和品牌往往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许多地方往往利用自己的特殊自然资源或优势,通过打造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或农产品品牌以吸引消费者。例如利用当地特色的文化传统通过举办一些节日体验活动,或为当地特有的农产品举办推荐会、品尝节等。通过这些特殊的活动,制造声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涉农品牌。
4  促进农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对策
4.1 以农业为载体,挖掘融合点  由于各地的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农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不能照抄照搬某种融合发展模式,实地考察当地农业特色,应以农业为载体,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属于自己的特色,寻找合适的融合路径和契机。且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资源,要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使之与当地的农业相融合,只有找准定位,深入挖掘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结合点,才能更好的促进两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创造出优质产品,形成新业态。
4.2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一方面,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农村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另一方面,还可以以农产品为载体,结合文化要素进行深加工,最大限度的将文化创意可以与各个生产环节的农产品相结合,依托实物产品深挖文化内涵,创新产品形态或功能,增加农产品直接或间接衍生品附加值[4]。使文化创意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对各类涉农产品或项目在形态、功能上的创新,衍生出更丰富的创意创新型涉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4.3 设计多元化的体验项目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对消费产品进行选择时不仅看重产品基本的使用功能,有时还把产品上所附带的文化科技元素作为参考标准。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往往越具有文化和科技内涵的产品越具有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只有将农业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才能使涉农体验项目更丰富、更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在设计各类体验项目时,应紧跟时代潮流,研究消费者心理,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尝试进行多业态的融合。如结合当前人们所关注的健康、大数据、“智慧+”、“互联网+”等新兴事物,将常见的旅游观光、住宿体验与教育、医疗保健和养生等结合起来。以农业资源为平台,开发“互联网+旅游+农业”、“农业+旅游+教育”、“农业+旅游+康养”等新型体验类产品,拓展休闲农业的广度和深度,重视休闲农业体验项目的差异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验需求。
4.4 扩大市场宣传  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广告推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发布广告,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让消费者对当地的特色涉农产品或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业务,拓展消费市场。随着网络的普及、物流行业的发展,网络购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方式。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但可以帮助生产者通过淘宝、京东、微信等平台,使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从生产地直达消费者的便捷销售方式,将产品的销售范围拓展至全国甚至全世界。同时,还使不能到原产地的人都能品尝到新鮮的美味,体验和感受产品带来的文化体验[5]。第三,重视发挥自媒体作用,如由当地农户利用手机拍摄有关日常生活或农业生产的短视频进行网络传播,充分的向广大的手机终端用户进行展示和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5  促进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5.1 政府主导与扶持  当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农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定位,积极制定有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融合发展策略。在扶持政策方面,要重点制定投融资政策、服务业发展政策,从而推动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政府上层部门要积极制定政策,基层部门要充分实施政策,在落实政策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制定的政策配套相应的执行条令,共同促进当地农村建设发展。
5.2 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低与基础建设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利于农户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及消费者的出行。村村通水通电不仅方便当地居民的生活,满足农业基本生产的需要,也可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农村的污水改造、燃气和供暖改造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又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针对农村的水、电、交通、环境等方面,政府部门应做好基础建设的整体规划,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为农业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5.3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障  农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和发展,人才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必须大力挖掘当地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要善于发现农村中的种植、养殖高手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同时,要大力吸引外来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他们提供创造发展的空间和必备的生产条件,鼓励其为农村的发展服务。其次,要加大对现有农业生产者的培养。由于我国近几十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对农业行业认识的偏差,使的农村大量的青壮年流入城市,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往往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整体的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这些现象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各地政府要积极促进当地农村对涉农人员进行科学文化和技术培训,选派有基础的农民进行外出学习,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职业化农民。同时应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民有条件的开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增加涉农项目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只有人才兴、才能产业兴。
6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模式不断创新,产业融合作为产业体系升级重建的途径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功能不应仅局限于提供农产品的范围。通过农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在促进农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新业态,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3.
[2]冯晓棠.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4(4):75-77.
[3]黄菡.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中的文化再生产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6:36.
[4]戴晓丹,智春阳.文化创意与休闲农业经营融合的路径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18(9):33-34.
[5]张永敏,张艳玲,李丽艳.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8(22):28-29.

 

社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玫瑰园物业楼 050091    电话:18132119945    微信:15132496582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工程杂志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案号:冀ICP备19020820号-1


我要啦免费统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小时热线: 18132119945